|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德國: 過度政治正確的德國,又多了件不公平的事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德國,倒垃圾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2024年去世的台灣音樂創作人、作家鄭華娟,曾經創作《加州陽光》《聰明糊塗心》《蒙娜麗莎的眼淚》《太委屈》《謝謝你曾經愛過我》等經典之作,她在1993年遠嫁德國,就曾在書中感歎,因為德國過於細致的垃圾分類和嚴格的操作時間,自己還經常鬧笑話犯錯誤。比如錯過了垃圾車導致錯過將廚余送出家門,只能再在家裡放兩天。


德國兒童從小就會接受垃圾分類的教育德國人往往周末也要定鬧鍾按時起床,把垃圾桶放到外面等待清運車輛到來。每周收一次日常垃圾,每月收一次廢紙,每季度收一次舊家具、舊輪胎,具體日期都寫在《垃圾清運時間表》上。

為了強制每個居民分類倒棄垃圾,德國政府制訂了一套嚴格的處罰規定,並設有“環境警察”。一旦發現居民亂倒垃圾,就會發警告信,如不及時改正,會發罰單,再不改,收取垃圾費用的費用就會提升,從而加重整個小區住戶的垃圾處理費用,不僅會招來鄰居的譴責,甚至有可能被管理員趕出公寓


德國,日常垃圾一般分4-5類,然後再細分出至少62種生活垃圾。不同顏色的桶要這裝不同的垃圾。即使只是玻璃瓶的回收,都有幾種不同的垃圾桶,而且垃圾桶的桶身上已經標明了顏色,如無色、綠色和棕色等。德國人民不但要按顏色分類,還不能將瓶蓋一起放進去,瓶子必須沖洗幹淨,裡面不能有殘留物。

今年五月份開始,德國實施更為嚴格的有機垃圾分類,還開始用人工智能檢查有機垃圾分類,重金打造監測系統。

之前一直有人說,作為工業大國,德國在人工智能時代掉隊了。它的AI專利不到落後於美國中國,還落後於日本韓國。在AI初創企業的培育方面,德國也比較落後,每十萬人擁有的初創公司數量,比不上英國法國,更加比不上美國

從數據上來說,德國的人工智能發展確實不夠耀眼,這跟德國的產業結構、高等教育格局等有關。但反過來說,一向注重傳統產業、也注重傳統價值觀的德國人,對人工智能也不能說是一味冷淡,而是相對態度務實,將人工智能放在一些真正需要的領域,而不是不考慮客觀情況,單純將之用來取代人力。


在垃圾分類方面,德國人早在幾十年前就采用了數學建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大數據分析,統計各種垃圾的數量並進行分析,進而確定回收垃圾的頻率與時間,乃至不同功能垃圾桶所需要的數量和大小等細節。在人工智能時代,德國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延伸,除了數據分析之外,還設計了回收機器人,負責垃圾入場後的分類,速度遠遠快於人類分揀,准確率也很高。

這個月開始,德國有機垃圾分類有了新條例,更為嚴格,所以不少垃圾處理運營機構花了不少錢,在垃圾車上配備攝像頭、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技術,用戶的垃圾箱也會配上芯片。這些技術可以辨別垃圾錯誤分類的問題。比如說有機垃圾中的污染物(比如塑料)比例超過3%,涉嫌垃圾處理違法行為,垃圾車就會停止收集,由住戶重新分類,不正確分類就不會拉走,住戶還會被罰款。如果想申請機器代勞,就得花錢。這是因為有機垃圾如果被污染,那後續的處理就會非常繁瑣,


當然,這些措施也一直存在實際問題,比如分配罰單。很多住宅區都是多個家庭共用垃圾箱,罰款會轉化給所有住戶,對於那些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的住戶來說,這顯然不公平。

難民潮的大背景下,德國的過度縱容也曾經引來許多質疑。雖然接納難民展現了德國社會的大愛,但不加甄別的接納確實影響了德國社會生態。對於其他宗教對女性的歧視,有違現代文明的一些所謂傳統,德國往往滑向過度政治正確,以“尊重”之名行“縱容”之實。

德國難民福利政策也備受質疑,伊斯蘭難民的工作率非常低,這顯然跟難民補助有關,前兩年縮減福利後仍可做到四口之家每月2000歐元的標准,相當於人民幣近1.6萬元。而且德國政府還額外承擔住房成本,加上教育和醫療免費,等於一個難民家庭拿著這2000歐元只用來吃,其他方面沒有什麼開銷。德國食品又有補貼,面包牛奶等基本消耗品都相當便宜,在這種情況下,難民還可能願意去工作嗎?

垃圾分類也一樣,德國一些城市(如路德維希堡)就提出難民收容所並不執行垃圾分類。這當然跟難民沒有足夠的垃圾分類教育有關,相比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垃圾分類教育德國人,他們顯然更容易在復雜的德國垃圾分類標准前犯糊塗。但問題在於,他們明明可以慢慢學習。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容錯機制,鼓勵難民學習,逐步讓他們懂得如何分類,而不是直接來個無需執行。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